新闻资讯

米乐M6解构“安徽工业第一区”合肥经开区逆袭密码

2024-04-20 阅读次数:

  在商务部公布的2022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合肥经开区在全国多达217家经开区中脱颖而出,综合排名跃居至全国第6位、长三角地区第3位。

  自1993年4月设立至今,合肥经开区已步入“而立之年”。合肥经开区管委会日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经开区工业产值占合肥全市近三分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30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67%;进出口总额超200亿美元,占安徽省的20%、合肥市的40%。

  从综合实力来看,合肥经开区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徽工业第一区”。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每4台冰箱、全球每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产自合肥经开区,全国每4辆叉车同样有1辆产自合肥经开区。而在代表智造实力的“世界灯塔工厂”中,合肥市坐拥4席,居全国城市第二位,仅合肥经开区就独占3席。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合肥经开区将通过实施“2121”产业培育工程,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2个产业规模均达到2000亿元,智能家电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形成2个千亿级龙头企业,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竞争激烈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有“安徽工业第一区”之称的合肥经开区脱颖而出的秘密何在?

  公开资料显示,1984年,国务院在沿海12座城市设立了首批14个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也不断向内陆地区扩展。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全国的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达217个。

  国家级经开区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今年1月13日,商务部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此外,当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9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2.8%。

  记者梳理2022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发现,在最受关注的“综合排名前30名”榜单中,苏州工业园区排名第一,实现了“六连冠”,而广州、天津、北京和昆山经开区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合肥经开区从2021年度的第10位跃升至第6位。

  据了解,合肥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4月,是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开发区,2000年正式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拥有合肥经开区综保区、航空港等五大开放平台,也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核心区。

  事实上,合肥经开区已连续4年实现在全国排名中的位次前移。在2018年至2021年间,合肥经开区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4、第13、第11和第10位。而在商务部今年最新发布的2022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合肥经开区再度攀升4位,综合排名蝉联中西部第一位,跃居全国第6位、长三角地区第3位,排名创下历史新高。

  排名连续实现逆袭并进位赶超,合肥经开区的实力何在?记者从合肥经开区管委会采访了解到,在30项评价指标中,合肥经开区有27项优于国家级经开区平均水平。例如,合肥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等4项外向型经济指标均处于全国经开区第一方阵。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在突破万亿大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作为当地经济发展主阵地之一的合肥经开区,发挥了相当大的助力作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合肥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302亿元,同比增长18.4%,占合肥全市的比重为34.5%。

  “合肥市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浓厚的营商环境氛围,是合肥经开区在此次考核评价中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合肥经开区构建的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也是在此次考核评价中实现跨越突破的主要支撑。

  在实现全国排名跃升背后,抢先布局并深耕世界级产业集群,也是合肥经开区的逆袭密码之一。

  “我们为什么选择在合肥践行我们的电动化愿景?”2022年12月底,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安徽”)首席执行官葛皖镝在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上解释道,“提到大众安徽,就不得不提‘安徽速度’。在短短18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从无到有,建成了领先的MEB工厂,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以及毗邻工厂的供应商园区。尽管面对诸多挑战,我们仍以‘安徽速度’创造了一系列集团纪录。”

  据了解,大众安徽成立于2017年,由大众汽车集团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2020年12月,大众汽车集团完成增持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股份至75%的战略投资,并接管企业管理权,合资企业由此正式更名为大众安徽。

  与葛皖镝有类似感受的还有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据悉,中国总部位于合肥经开区,已于2020年10月9日正式启用。李斌在中国总部启用仪式上表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从签署协议、落户,再到蔚来中国总部启动,这样高效的‘合肥速度’,体现了合肥市对打造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全球创新引领能力的决心。”

  而此后的2022年12月12日,蔚来第30万台量产车在合肥经开区下线,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向上的又一“里程碑”。

  大众安徽和蔚来在合肥经开区落地生根、蓬勃发展的故事,也是合肥经开区持续发力汽车赛道的一个缩影。合肥经开区管委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区已集聚76家汽车相关企业,2019年以来的产值每年增长20%以上。

  除新能源汽车产业外,合肥经开区在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亦在持续发力。

  据介绍,合肥经开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了“3+6”产业体系,具体包括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三大战新产业和智能家电等六大主导产业。

  目前,合肥经开区已集聚高端存储芯片项目,大众安徽、蔚来汽车和联宝科技等340余个重点产业链项目,成功探索出“科创+产业+金融”模式,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达81个。

  “我们义无反顾布局战,大力建设两大世界级战集群,做到了许多别人想做没做成、没做好的事。”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排名跃升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不仅抢得了先机,更在加速建设的同时持续发力、注重产出。2022年,合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约500亿元,集成电路企业实现了约140亿元产值,大健康研究院也即将实现产出。”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营商环境优劣与否,也是各地经开区能否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合肥市投资建厂之初,我们考察的足迹曾遍布长三角地区,最后被合肥经开区的政策所吸引、领导的热情所感动,最终选择了合肥经开区作为实现梦想的舞台。”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中国公共事务总裁曾锡文表示。

  “我们为何选择落地合肥经开区?就是因为企业需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天港免疫药物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卫华此前公开表示。

  曾锡文、肖卫华对于合肥经开区营商环境的感受,亦有相关数据支撑。相关机构发布的《全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显示,在2022年营商环境评价前十名经开区中,合肥经开区位列其中,并成为当年度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较大的9个经开区之一。

  “产业是使命,营商环境是生命。”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开发区能否茁壮成长、能走多远。该负责人同时认为,合肥经开区近年来用心用情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在服务企业、服务态度、服务能力上具备很大优势,“合肥经开区的营商环境成就了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1年,合肥经开区新签约重点项目147个米乐M6,协议投资总额725.4亿元;2022年,新签约重点项目127个,协议投资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51.34亿元,招商引资工作连续多年位列合肥全市第一。

  不过,合肥经开区方面亦坦言,当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将“矢志不渝地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从企业开办、劳动力市场等18个维度对标对表营商环境,像守卫生命一样守卫好营商环境”。

  那么,在当下全国各地竞相决胜优化营商环境“竞速赛”的情况下,合肥经开区又将如何“接招”?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开发区的事,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要树牢大局意识、整体观念,时刻牢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像守卫生命一样守卫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绝不能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